燧农以前疑传疑,理耶乱耶难尽知。
唐虞三代号极治,说着已是令人悲。
古来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使朱与均不豚犬,亦家天下如启时。
乾尊坤卑大分定,孰阳为耦阴为奇。
南巢牧野可自诿,为民嘘寒濯其痍。
后来龙虎战刘李,大氐鹯獭驱秦隋。
杯羹分我弗暇顾,肯与儿女同车驰。
晋阳宫监计可劫,机阱不管为天窥。
橘中老翁虬髯客,冷看世变从旁嗤。
当涂典午夜负耳,南北五代昼攫之。
螳螂黄雀递相视,谁肯帖耳甘伏雌。
日月出矣爝火熄,此殆天意非人为。
所嗟患失长乐老,东家淅米西家炊。
荣华富贵风雨过,但见金椎控人颐。
君侯读书眼如月,坐阅两岸随舟移。
诗成索酒浇磊磈,通德裙带红榴垂。
【注释】
燧农:传说中的神农氏。疑传疑:怀疑是否真的存在。理耶乱耶难尽知:理解它的道理,还是不理解它的混乱,难以全部知道。唐虞:指尧和舜,是中国传说中的两个圣明帝王。三代号极治:尧、舜的治理达到最高境界。说:解说。已是令人悲:已经是让人感到悲哀了。神器:国家政权。有德:有道德的人。人心天命何容私:人们心中的天意是什么,难道可以私自妄为吗?朱与均:即朱温,唐朝末年的军阀。豚犬:猪狗。亦家天下如启时:也像开皇年间那样,天下归于一家。乾尊坤卑大分定:乾(天)尊贵,坤(地)卑贱,这是天地之间的根本区别,已经决定了。孰阳为耦阴为奇:谁是谁的配偶,谁是谁的配偶,阴阳之间已经确定了这种关系。南巢牧野可自诿,为民嘘寒濯其痍(yí):南巢、北巢是古代的两个部落,牧野是周武王讨伐纣王的地方。可自诿,可以自我辩解。为民嘘寒濯其痍:替百姓擦去他们的创伤。后来龙虎战刘李:后来的龙虎斗,指的是后汉刘秀和李通的斗争。大氐鹯獭驱秦隋:大氐是比喻,指刘、李等;鹯、獭是猛禽,驱赶的是秦始皇和隋炀帝。杯羹分我弗暇顾,肯与儿女同车驰:酒杯和食物都被分配给我,没有时间顾及儿女,我宁愿独自乘车远行。晋阳宫监计可劫:晋阳宫监的计划是可以被劫持的。机阱不管为天窥:机关陷阱不去管它,是上天在监视着我们。橘中老翁虬髯客,冷看世变从旁嗤:橘中有一个老人,虬髯客,他看着世事的变化,只是冷笑。当涂典午夜负耳,南北五代昼攫之:当涂县的官员在半夜就背着耳朵,南方和北方五代时期,白天争夺天下。螳螂黄雀递相视,谁肯帖耳甘伏雌:螳螂和黄雀互相看着对方,谁愿意贴着耳朵听命而屈服于雌雄呢?日月出矣爝火熄,此殆天意非人为:太阳出来了,但烛火熄灭了,这大概是上天的意思,而不是人为的安排。所嗟患失长乐老,东家淅米西家炊:唉!忧虑得失,以至于长乐公主老了,东家的米淅下来了,西家的炊烟升起来了。荣华富贵风雨过,但见金椎控人颐:荣华富贵如同风雨一样过去了,只看见金椎在控制人的脖子。君侯读书眼如月,坐阅两岸随舟移:您读书的时候,眼睛像明月一样明亮,静静地坐着,看着两岸的船只随着水流而移动。诗成索酒浇磊磈:诗写成了,就喝起酒来浇灭心中的块垒。通德裙带红榴垂:穿着通达道德的裙子,挂着红色的石榴。
【赏析】
《次韵临安赵丞》,宋·张元干作于淳熙三年(1176)。这首诗借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担忧及对南宋王朝命运的忧虑。
首联:“燧农以前疑传疑,理耶乱耶难尽知。”意思是说,燧人氏以前的时代,人们对于是否真的存在“燧人”,是存疑的,无法完全知道其中的“理”或“乱”。这一联以“疑传疑”起兴,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解和困惑。
颔联:“唐虞三代号极治,说着已是令人悲。”意思是说,尧、舜时代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然而一旦有人解说这个理想状态时,就已经让人感到悲哀了。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颈联:“古来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国家的政权交给有德行的人,人们心中的天意是不能私自妄为的。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道德的重视。
尾联:“使朱与均不豚犬,亦家天下如启时。”意思是说,如果让朱温这样的人成为君主,那也不过是恢复唐朝初期的局面罢了。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但也隐含了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讽刺。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