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却布裤博米归,岗泥滑滑行苦迟。
打麦作饭知何时,阿婆饼焦涎满颐。
更愿春蚕一百箔,卖新得价丝贵乐。
葫芦沽酒和家酌,免教灶妇嘲姑恶。
诗句解释:
- 脱却布裤博米归,岗泥滑滑行苦迟。
- 脱掉粗布裤子,回家去收割稻谷,但田间的路很滑,行走起来很困难。
- 打麦作饭知何时,阿婆饼焦涎满颐。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打麦子,做晚饭的时候发现婆婆的饼烧焦了,满嘴都是糊味。
- 更愿春蚕一百箔,卖新得价丝贵乐。
- 更希望有百张春蚕茧,卖了新丝后能赚更多的钱来享受生活。
- 葫芦沽酒和家酌,免教灶妇嘲姑恶。
- 用葫芦酒招待家人小酌,避免让妻子受到嘲笑(因为丈夫不在家)。
译文:
- 摆脱粗布裤的束缚,回家去收割稻谷,但田间的路滑,走得很慢。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打麦子,晚饭时发现婆婆的饼已经烧焦,满口是糊味。
- 更希望能有百张春蚕茧,通过卖新丝赚更多的钱来享受生活。
- 用葫芦酒招待家人小酌,避免让妻子受到嘲笑(因为丈夫不在家)。
赏析:
这首《禽语》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中琐碎事务的关注和对家人的爱与关怀。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情感交流。
诗人描述了自己摆脱了粗布裤的束缚,准备回家进行劳作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劳动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其次,诗中提到田间的路滑,行走困难,这可能暗示了家中缺乏劳动力,需要外出劳作以支持家庭。再次,诗中提到晚上吃饭时发现婆婆的饼已经烧焦,满口是糊味,这反映出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和艰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蚕茧和丝的需求,以及通过售卖这些丝绸获得更多财富的愿望。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经济的关心。
在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四言诗形式,节奏明快而简洁。每句四字,易于诵读,且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脱却布裤”象征着摆脱束缚,“更愿春蚕一百箔”则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如阿婆、灶妇)以及他们的行为和状态都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情节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和情感纠葛。它不仅是对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传统家庭观念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