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结堂水石邃,奉此清节母。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板舆穿荫来,彩袂踏花舞。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僾然其若存,青山照庭户。
我们将逐句解释原文,然后将其与译文对照,并标注出关键词和注释。最后,我们将进行赏析。
原诗:
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结堂水石邃,奉此清节母。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板舆穿荫来,彩袂踏花舞。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僾然其若存,青山照庭户。
1. 诗句翻译及注释
“孤塔明横巘,短桥华枉渚”
- 孤塔:指孤独的塔楼。
- 明横:明亮地横跨。
- 桥:这里指一座短桥。
- 华枉(wǎng):华丽、繁盛。
- 渚:小洲。
这句诗描绘了一处景观:一座孤独的塔楼横跨在山岭之间,一座桥梁连接着繁盛的小洲。
“菊能驻颓景,松下蔚可数”
- 菊:一种花,象征坚韧不拔。
- 颓景:衰落的景象。
- 松:常青树种,代表长寿。
- 蔚:茂密。
- 数:计算,这里指数量众多。
这句诗赞美了菊花能阻挡衰败的景象,而茂密的松树则可以计算出来。
“萱能忘百忧,竹间粲欲语”
- 萱:萱草,一种忘忧的象征。
- 忘忧:忘却忧愁。
- 竹间:竹林之中。
- 粲:明亮、光明。
- 欲语:即将开口说话。
这句诗表达了萱草能够忘却所有的忧虑,而在竹林中,明亮的光仿佛即将开口说话一样。
“日淡迎春风,云薄谢秋暑”
- 日淡:阳光变得柔和。
- 迎:迎接。
- 春风:温暖的风。
- 云薄:云层轻薄。
- 谢秋暑:告别秋天的炎热。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阳光变得柔和,迎接温暖的春风,同时告别了秋天的炎热。
“板舆穿荫来,彩袂踏花舞”
- 板舆:有顶的车,这里可能是指轿子。
- 穿荫:穿梭于树木的阴影中。
- 彩袂:五彩缤纷的衣袖。
- 踏花舞:在花朵间起舞。
这句诗描绘了轿子穿梭在树木的阴影中,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袖,在花朵间起舞的情景。
“点头每一笑,弹指忽千古”
- 点头:轻轻点头表示赞同或同意。
- 笑:笑容。
- 弹指:用手指弹击。
- 忽:突然。
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微笑点头的动作,这个动作似乎突然跨越了千年的时间。
“尽将柏舟泪,洒作蓼莪雨”
- 柏舟:指《诗经》中的《柏舟》,通常用来比喻悲伤。
- 蓼莪:两种植物的名字,常用来象征哀悼或悲伤。
- 雨:雨水。
这句诗表达了将柏舟的泪水化作雨水洒落,象征着悲痛的情感得以释放。
“僾然其若存,青山照庭户”
- 僾然:形容某种事物或人物存在的样子。
- 其:代词,指前文提到的某物或某人。
- 若存:好像还在存在。
- 庭户:庭院的门窗户。
这句诗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人存在的怀念,仿佛它们仍然存在于青山之中,透过庭院的门窗户映照在周围。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孤塔、短桥、结堂、菊花、松树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坚韧、自然美好、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欢笑、泪水、白云等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