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斫女娲补天不尽石,磅礴轮囷凝绀碧臼刳。扶桑挂日最上枝,媻跚勃窣生纹漪。
吴罡小君赠我杵,阿香稿砧授我斧。斧开苍璧粲磊磊,杵碎玄玑纷楚楚。
出臼入磨光吐吞,危坐只手旋乾坤。碧瑶宫殿几尘堕,蕊珠楼阁妆铅翻。
慢流乳泉活火鼎,淅瑟微波开溟涬。花风迸入毛骨香,雪月浸澈须眉影。
太一真人走上莲花航,维摩居士惊起狮子床。不交半谈共细啜,山河日月俱清凉。
桑苎翁,玉川子,款门未暇相倒屣。予方抱易坐虚明,参到洗心玄妙旨。
磨斫女娲补天不尽石,磅礴轮囷凝绀碧。臼刳扶桑挂日最上枝,媻跚勃窣生纹漪。
译文:女娲用炼石补天的巨石经过精心的磨琢,形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扶桑树最高处挂着太阳,枝叶茂盛,波光粼粼,仿佛在水面上画出了一道道美丽的花纹。
注释:磨斫:研磨。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补天:指用炼石炼制的神物用来修补天空。石:指炼石。澎湃:形容水势浩大。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娲补天、扶桑挂日等神奇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宏伟的世界之中。
吴罡小君赠我杵,阿香稿砧授我斧。斧开苍璧粲磊磊,杵碎玄玑纷楚楚。
译文:吴罡小君送给我一根木棒,阿香则将一块砧板交给我。我用斧头劈开一块苍翠的玉璧,玉璧上的纹理清晰可见。我用杵敲击一块玄色的玉,玉块碎片纷纷飞溅。
注释:吴罡:古代的一种乐器,也泛指乐器。小君:对年轻女子的美称。阿香:古时候对妇女的美称。璞(pú):未经雕琢的玉,这里指玉器。
赏析:诗的第三、四句描述了制作玉器的工艺和过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斧开苍璧”、“杵碎玄玑”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玉器制作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精湛工艺的赞美之情。
出臼入磨光吐吞,危坐只手旋乾坤。碧瑶宫殿几尘堕,蕊珠楼阁妆铅翻。
译文:玉器从石臼中取出,放入磨盘上研磨,使其光滑明亮。然后,诗人坐在一边,只用一只手指就能轻松地操控着玉器,将其制成各种形状。
注释:出:取出。入:放入。光:光亮。吐:吐露。吞:吞噬。只手:单手。璇(xuán)坤(kūn):指天地。碧瑶:青绿色的玉石,这里指玉器。蕊珠:指道教中的仙丹,也泛指仙家之物。妆铅:指化妆用的颜料。
赏析:诗人通过对玉器制作过程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之心。
慢流乳泉活火鼎,淅瑟微波开溟涬。花风迸入毛骨香,雪月浸澈须眉影。
译文:慢悠悠流淌着乳白色的泉水,如同炉火一般炽热。微波荡漾,使得整个湖面上都弥漫着清香的气息。微风吹过,带来花香扑鼻;月光如水,映照出人们的影子。
注释:乳泉:白色的泉水。活火鼎:指炉火旺盛的鼎炉。淅瑟(sī sè):形容细微的声音。溟涬(míng xù):形容水深的样子。花风:指花香。毛骨香:形容香气沁人心脾。雪月:指明亮的月光。
赏析:诗的第六、七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湖水、花香、月光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太一真人走上莲花航,维摩居士惊起狮子床。不交半谈共细啜,山河日月俱清凉。
译文:太一真人登上莲花船,维摩居士被惊醒了。两人没有交谈,只是默默地品尝着美酒。周围的山河大地都变得清新宜人。
注释:太一真人:道教中的仙人形象。莲花航: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交通工具。维摩居士:指佛教中的居士。不交:指不说话。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高人相遇的感慨。他们虽然未曾交谈,却能在品味美酒的过程中感受到彼此的默契与交流。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自己追求高洁品格的决心和信念,以及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桑苎翁,玉川子,款门未暇相倒屣。予方抱易坐虚明,参到洗心玄妙旨。
译文:桑苎翁、玉川子,这两位隐居者正在门口迎接我。我正专心研究易经,寻找洗心之道。
注释:桑苎翁、玉川子: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款门:开门迎接。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参:思考。
赏析: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的追求和对朋友的珍视之情。他虽然在研究易经,寻找洗心之道,但依然不忘拜访朋友,与他们共同探讨学问。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和对友情的重视,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温暖和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