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云暮矣厌三馀,岂不怀归畏简书。
昔日卑辞刚不听,今冬继请谅难虚。
贾生施饵非良策,陈子哦诗或起予。
江左四年无信息,欲传尺素羡双鱼。
【注释】:
岁云暮矣厌三馀,岂不怀归畏简书。
岁月匆匆,已到年关,厌倦了一年中的余暇时间,怎能不怀念故土而畏惧朝廷的文告?
昔日卑辞刚不听,今冬继请谅难虚。
过去我多次向皇帝进言谦恭的言辞,但都未被采纳;今年冬天再次请求,恐怕难以如愿。
贾生施饵非良策,陈子哦诗或起予。
贾谊献计献策,不是上策;陈子昂吟诗作赋,或许能打动皇上。
江左四年无信息,欲传尺素羡双鱼。
在江东(指江南一带),四年没有收到朝廷的音信。我想寄一封书信给陛下,但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只好用“鱼”来代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朝廷的一种无奈与期待。
首联写自己对朝廷的担忧。“岁云暮矣”点明时间,“厌三馀”表明自己已厌倦了朝廷中的无聊生活。这一句中,“厌”字写出了自己对朝廷生活的厌倦,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岂不怀归畏简书”,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即自己不愿再为朝廷效力,只想回到家乡过平淡的生活。
颔联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昔日卑辞刚不听”说明自己过去曾多次向皇帝进言,但每次都未得到回应。而“今冬继请谅难虚”则表示今年冬天再次请求时,恐怕也难以如愿。这一部分中,“卑辞”和“刚不听”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面对朝廷时的无奈和失望。
颈联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贾生施饵非良策”这句话,用贾谊的例子来讽刺朝廷的做法。“陈子哦诗或起予”则表示自己虽然吟诗作赋,但可能无法改变现状。这两句中,“施饵”、“哦诗”、“起予”三个词语,形象地展现了自己面对朝廷时的无奈和无力感。
尾联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深深眷恋和无奈。“江左四年无信息”说明了自己已经远离朝廷,身处江左四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欲传尺素羡双鱼”则是说自己想寄一封信给朝廷,但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借助“双鱼”(鱼雁传书)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这一句中,“尺素”和“羡双鱼”两个词语,既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自己对朝廷的无奈和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失望和无奈情绪。同时,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