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
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
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
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的张养浩。这首诗是他在元朝灭亡后,被明朝俘虏时写的,表达了他忠诚于国家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
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
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
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
【注释】
咫尺书来弗获陈:指收到书信后,没有机会回信。
深虞衅鼓祃于神:担心祭祀的时候会用鼓和战斧来祭神。
行人久执缘何罪:指长时间被扣为人质而感到无辜受难。
凡伯还归为弗宾:形容被俘后回归家乡却不再被视为宾客。
聘鲁未能希季札:希望在鲁国能像季札一样受到尊重。
奔齐安敢效先辛:不敢效法齐国先贤辛公明的行为。
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人生的道路有时顺从天命,又怎会是臧孙(臧仓)和子产(子春)所能够左右呢?
【翻译】
收到书信后无法回信,我深深忧虑祭祀的时候会用鼓和战斧来祭神。
长时间被扣为人质,我不知为何有罪。
回归家乡却不再是宾客,我不敢效法齐国先贤辛公明的行为。
我或许可以回到故乡,但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难道人生的道路就只是由天命来决定吗?我怎么会是臧孙和子产这样的人物所能左右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元朝灭亡后,被明朝俘虏时的心情。他用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以及对命运的感慨。他的诗句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