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声因雨急,山势向云斜。
橘绿谁能画,枫丹远似花。
舂锄怀浅水,郭索上寒沙。
渐听鸣梭近,林中三数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创设和语言的运用,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此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行途中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滩声因雨急”,写出了雨中滩水的声响是急促的,突出了滩水湍急的特点;
“山势向云斜”,“向”有“朝着”“向着”的意思,这里指山势高峻而陡峭,“斜”则写出了山路的弯曲曲折;
“橘绿谁能画”,写到了橘子的颜色,用一个疑问句,既表明了橘子的鲜艳,又写出了诗人对这种色彩难以描摹的感受;
“枫丹远似花”,通过比喻,突出了枫树红艳如火,美得令人心醉。
【答案】
译文:
山行途中,滩声急促,雨打滩头,声如击鼓;山路盘旋,直通云霄,山势险峻,曲径通幽。橘树上的叶子青绿欲滴,却无法画出它那艳丽的颜色;枫叶红得像火,远远望去仿佛是盛开的花朵;春锄下着浅水的田土,寒风中吹拂着稀疏的树枝;听来,那鸣梭的声音越来越近,林中的三户人家正在劳作。赏析: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山行途中的自然风景图。诗前四句先从滩声、山势、橘树、枫树入手,描绘了作者在行进途中所见自然景色的特点,为后文进一步描写作了铺垫。最后两句,写听到远处传来的纺织声,使诗人想到那树林中有人家,于是停下脚步细细欣赏这美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