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中原境,相迎有暮鸦。
柔桑新迸叶,高柳细吹花。
短帻人如秃,尖冠女不髽。
指期淮可渡,宁叹在天涯。
【解析】
“再至保州”句意为:再次回到北方,来到保州。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相迎有暮鸦”句意为:迎接我的人里也有年老的乌鸦。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故乡亲人相见时的情景。“柔桑新迸叶,高柳细吹花”句意为:嫩桑初生的新叶,细柳轻轻摇曳着娇媚的花朵。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春天景色。“短帻人如秃,尖冠女不髽”句意为:头发被束得短短的男子就像秃子,戴着尖顶帽子的女子却不用发髻来挽起。这两句诗写出了男女不同打扮的特点。“指期淮可渡,宁叹在天涯”句意为:指点说淮河可渡河,哪里会叹息自己身在天边。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渴望回家的情感。
【答案】
译文:
又回到北方,来到保州。
再次回到北方,来到保州。
迎接我的人里也有年老的乌鸦。
嫩桑初生的新叶,细柳轻轻摇曳着娇媚的花朵。
头发被束得短短的男子就像秃子,戴着尖顶帽子的女子却不用发髻来挽起。
指点说淮河可渡河,哪里会叹息自己身在天边。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诗人归朝后的所作。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言志,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自然,而情致深厚,风格清丽。
首联“再入中原境”,交代了自己重返北方的原因和心情。“相迎有暮鸦”,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诗人久客他乡、远离家乡的寂寞凄凉之感。颔联“柔桑新迸叶,高柳细吹花”,以柔桑、新叶、高柳、细吹花为意象,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明艳的画面,表现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颈联“短帻人如秃,尖冠女不髽”,以短帻、短帽、秃发、不髽髻为意象,描写了男女的不同打扮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男女不同的审美情趣。尾联“指期淮可渡,宁叹在天涯”,写自己希望过淮河回家的愿望及对远隔千里、身处异地的无奈。
全诗情感真挚,意蕴丰富,构思新颖,语言平实,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