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吴中鸣橹声,风高月上水波清。
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泽微茫烟若城。
十载相忘存梦想,一帆此去喜归荣。
老来无复莼鲈会,尚看骅骝得路行。
【注释】
吴中:指苏州,古称吴郡。
臞庵:指僧人慧空,隐居于苏州虎丘山的灵岩。
笠泽:指太湖,湖面广阔,雾气蒸腾像烟雾笼罩着湖面。
存梦想:指朱叔召过去与作者有过交往而未见面。
一帆此去:指朱叔召乘船离去,去往远方。
无复:不再。
莼鲈:用《晋书.张翰传》典故,张翰辞官归乡,故乡人以莼菜、鲈鱼招待他,他感到惭愧,说:“我家乡有鱼羹莼菜,不在此。”后用“莼鲈”代称故乡。
骅骝:骏马,这里指骏马和良马。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也是一首思亲之作。诗人在吴中时与朱叔召相知甚深,后来因故失散。如今,十年过去了,他们终于重逢了,诗人激动不已,于是写下此诗。
第一联写吴中的景致和与朱叔召的交往。“长忆吴中鸣橹声”,回忆自己曾到访吴中的旧地,听到那悠扬的船橹声;“风高月上水波清”,则描绘了月夜泛舟时所见的景色——风高天明,月色皎洁,水中波光粼粼。这两句诗将吴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与朱叔召的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年与朱叔召在吴中的美好时光。
第二联写朱叔召归来的情景和自己内心的感慨。“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泽微茫烟若城”,描绘了朱叔召归家后的景致,那隐逸之所(臞庵)被鲜花掩映得更加幽静美丽,而遥远的太湖如烟雾笼罩着,宛如一座小城。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朱叔召隐居之地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
第三联抒发自己与朱叔召分别十年的情感。“十载相忘存梦想,一帆此去喜归荣”,诗人回忆起与朱叔召分别十年的时光,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怀念;但当他看到朱叔召扬帆远行,心中又充满了喜悦和欣慰。这一联诗巧妙地运用了“梦”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朱叔召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第四联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己未来的祝愿。“老来无复莼鲈会,尚看骅骝得路行”,诗人回顾自己年事已高,再也不能与朱叔召共享那份美好的莼鲈之欢;但如今,他依然希望朱叔召能够在人生的路上顺利前行。这一联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朱叔召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中美景、表达对朱叔召的思念和祝福以及展望未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