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家今得计,举棹疾于飞。
一笑儿童舞,芳莲当妓围。
【注释】
盘洲杂韵:指《盘洲杂记》(明人陈继儒所撰)。
飞庐:即飞来峰,在杭州灵隐寺前,相传为晋时僧人竺道生在此讲经,因风动而飞升成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题写了一首七绝:“浮家今得计,举棹疾于飞。一笑儿童舞,芳莲当妓围。”
“浮家今得计,举棹疾于飞”,首句以“浮”字领起。“浮家”是指随水漂家的游船。诗人在西湖边泛舟,见灵隐寺的飞来峰巍然耸立,便乘兴赋诗留念。“今得计”三字,表明诗人已摆脱了一切世俗羁绊,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二句“举棹疾于飞”,描绘了一幅湖面上波光粼粼,舟行如电的画面。“疾于飞”用《庄子·逍遥游》中庄周梦为大鹏鸟,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的故事来形容自己的快意和畅快。
第三句“一笑儿童舞”,描写的是一群孩子在湖边欢快地玩耍着。他们的笑声如同美妙的音乐,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最后一句“芳莲当妓围”,描绘了一群美丽的女子围绕着盛开的莲花跳舞的场景。她们的舞蹈如同莲花般优雅而动人,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此诗通过描绘湖面上的快意、儿童的欢笑和女子的舞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