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树何人种,成林不乱行。
汉家全盛日,宫殿对长杨。
【注释】
杂咏下柞林:在《全唐诗》中无此题,应为后人拟作之篇。柞树:落叶乔木,叶子有锯齿缘,花黄白色。
何人:何人栽种的。
成林:指已长成大片树林。
汉家:指汉朝。汉朝是汉族建立的朝代,所以称为汉家。
全盛日:指汉朝鼎盛时期。
长杨:汉代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柞树”这一自然景物,抒发了对汉家兴盛、历史沧桑的感慨之情。前两句写柞树生长,后两句则写其茂盛时的景象,并点明时间背景。
首句“何人”一词,既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又暗示了作者对于“柞树”种植者的怀疑,因为“柞”字与“萧”字谐音,而“萧何”,正是刘邦手下的一位重要谋臣,所以这里用“何人”一词,既表明了这是一首咏物诗,又暗示了作者对于“柞树”种植者的怀疑。
第二句“成林”二字,既表明了柞树已经生长得十分茂盛,又暗示了时间的久远。这句中的“不乱行”三字,不仅描绘出了柞树茂密的生长状态,更暗示了柞树生长的自然规律。
最后一句“长杨”,既是地点,又是历史的象征。这里的“长杨”,既指的是汉朝的宫殿所在地,也象征着历史的辉煌。这句中的“宫殿”,既指眼前的现实,也指历史的沉淀。通过这两句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