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
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折荷柄而愁缕无穷,剪鲛绡而泪珠难贯。
因成绝唱,少相清欢。
【注释】
眄:目不转睛地看。流席:在酒筵上。发:发出。水调:指《水调歌》。色授:《诗经·卫风》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句子,这里指传情达意的使者。属:托付。河东:指晋朝文学家潘岳。才子:有才华的人。未满、已成:指未能实现的愿望和已经实现的悲哀。折荷柄:《古诗十九首》中“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所思在远道,欲往无良媒”,用折荷花茎来象征相思之情。愁缕:形容愁绪如缕不断。剪鲛绡:即剪彩为丝罗,喻指女子的眼泪。绝唱:即“清歌妙曲”。相清欢:互相慰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一位才子与佳人之间因难成婚而感到痛苦和失望的同情,并寄以深情。全词以“水调”起,由眼看到口唇,从衣边到腰间,最后落到了泪珠上,感情层层深入。词中所写之情景,都极富诗意,且又富有音乐美,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词的上阕先写才子与佳人的相遇和相识。他们一见倾心,彼此爱慕,但佳人却未能得到才子的真情,因此才子就发出了“未满飞鹣之愿”的叹息。“飞鹣”典出《淮南子》,说鲲化为鸟后,翼广数千里,一飞九万里;一去一回,一千年才能回来一次。这里用“飞鹣”比喻爱情的美好而难得。才子虽未实现与佳人永结同心的愿望(因为佳人另有所爱),却成了“别鹄之悲”,即离别的痛苦和悲伤。“别鹄之悲”典出《庄子·山木篇》,《庄子》中曾提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用来表明佳人才子的爱情之苦,是难以摆脱的宿命性。下阕则通过才子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哀伤。他剪断了荷花的茎,象征着相思之情无法断绝;又剪断了鲛绡,象征着泪水难以止住。“因成绝唱”,是说才子写下了一首凄婉动人的诗,以此寄托自己无尽的哀伤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少相清欢”,意思是说希望两人能相依相伴,共度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