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心与白云闲,五十秋风鬓不斑。
自有清名满天下,更无尘迹到人间。
朱铅乐外非攸好,贪懦闻风合厚颜。
不待高吟见招隐,见收馀俸买青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泰山孙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1. 先生心与白云闲,五十秋风鬓不斑。
  • 先生:对人的敬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 心与白云闲:心境超然,如同云朵一般自在悠闲。
  • 五十:作者的年龄或岁月。
  • 秋风:秋天的风,常用来比喻时光流逝。
  • 鬓不斑:形容头发没有因年老而变白。
  1. 自有清名满天下,更无尘迹到人间。
  • 清名:高尚的名声。
  • 天下:指整个国家或世界。
  • 无尘迹: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污点。
  • 到人间:指影响到世间的人。
  1. 朱铅乐外非攸好,贪懦闻风合厚颜。
  • 朱铅: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颜料。
  • 乐外:超出快乐之外的事情。
  • 非攸好:不是自己喜欢的。
  • 贪懦:贪婪软弱。
  • 闻风合厚颜:听到风声就迎合他人,显得厚颜无耻。
  1. 不待高吟见招隐,见收馀俸买青山。
  • 高吟:高声吟诵。
  • 招隐:邀请隐居之人出仕。
  • 见收馀俸:收到剩余的薪俸。
  • 买青山:购买山峦作为隐居之地。

译文

先生您的心灵像白云一样自在悠闲,五十岁的你仍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您已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遍布天下,而您的足迹却从未涉足人世间。对于世俗的名利,您并不感兴趣,即使听闻风声也只会觉得可笑。您不需要高声吟诵以吸引隐居之人出仕,因为您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去购买一片青山作为归隐之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外貌和精神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透露出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宁愿选择退隐山林,也不为世俗所动。这种思想体现了李白的个性和志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