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卜精蓝若画屏,四边山色与泉声。
野僧惯见心应乐,俗客偷来骨亦清。
晚吹乍回香篆破,晓云才散蜡灯明。
吏人莫怪徘徊久,自得闲情减宦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题明水镇水陆禅院》。

第一句“谁卜精蓝若画屏”,意思是说,谁能描绘出这精蓝般的水陆寺如同画屏一般的美丽。这里用“精蓝”来形容水陆寺的庄严和美丽,用“画屏”来比喻它的美丽,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它的美丽。

第二句“四边山色与泉声”,意思是说,四周的山色和泉水的声音。这里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美丽,表达了对水陆寺的喜爱之情。山色和泉水的声音在这里成为了水陆寺美丽的衬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野僧惯见心应乐”,意思是说,野僧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心情自然会感到快乐。这里的“惯见”表示野僧对于这种环境的熟悉和习惯,而“心应乐”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环境的热爱和喜悦。

第四句“俗客偷来骨亦清”,意思是说,俗客来到这里,也能感受到这里的清净。这里的“俗客”指的是那些世俗的人,他们虽然来到水陆寺,但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这里的“骨亦清”表示这里的清净不仅仅是环境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第五句“晚吹乍回香篆破”,意思是说,傍晚时分的风吹散了香烟,使香篆破碎。这里的“晚吹”表示傍晚时分的风,“香篆”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信仰和虔诚。这里的“破”字则表现了风的力量之大,足以打破香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六句“晓云才散蜡灯明”,意思是说,清晨的云彩散去后,蜡烛的光芒变得更加明亮。这里的“晓云”表示清晨的云彩,“散”则表示消散的意思。这里的“蜡灯明”则表现了蜡烛的光芒在晨光的照耀下变得格外明亮。

第七句“吏人莫怪徘徊久”,意思是说,官员们不要奇怪我在水陆寺徘徊了很久。这里的“吏人”指的是官员们,而“徘徊久”则表示他们在寺庙里徘徊的时间很长。这里的“莫怪”表示不要责怪,而“徘徊久”则表现了官员们对这个寺庙的喜爱和留恋。

最后一句“自得闲情减宦情”,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得到了悠闲和宁静的心情,相比之下,官场的忙碌和压力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这里的“闲情”表示悠闲的心情,“减”则表示减少了的意思。这里的“宦情”则指官场的忙碌和压力。这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