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山前感物华,却乘清兴过僧家。
楼台消废无人问,今古传闻只自嗟。
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
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
注释:山前风景秀丽令人感叹,乘着清爽的兴致去拜访寺庙。
楼台已经废弃没有人问津,古今传闻只让人叹息。
云雾环绕断崖埋藏着石笋,泉水冲刷清凉的雨落在金沙。
请你理解这寻幽探秘的乐趣,只管畅谈直到日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览山水名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形胜山前感物华”,描绘了一幅山前的风景画。诗人站在山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禁感叹世间万物的美好。这里的“形胜”二字,既指山的形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颔联“却乘清兴过僧家”,则表现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探访寺庙。诗人选择了“清兴”一词,意在表达自己的心情愉悦、心境宁静。而“过僧家”三字,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颈联“楼台消废无人问,今古传闻只自嗟”,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荒凉和历史的沧桑。诗人用“楼台消废”形容寺庙的破败景象,用“无人问”来表达寺庙的寂寞和冷清。同时,诗人通过“今古传闻只自嗟”的表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则是对寺庙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云彩、石头、泉水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尾联“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则是对整首诗的收束。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凭君识得寻幽趣”,即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欣赏到诗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境。同时,诗人也表示了自己愿意继续与读者交流探讨,直到太阳西下。这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交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