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帽佳辰又到来,黄花烂熳为谁开。
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
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
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注释】
九日登袁州宜春台:指重阳节。袁州,即今江西新建县。唐人重阳有登高饮酒之习。宜春台是当地名胜。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说登台可以远眺,也可以俯视全城。落帽佳辰又到来:指重阳节。落帽,指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诗中说的“头上何所有,翠微双玉簪”。诗人因遇赦放还而高兴,所以把帽子扔在地上,帽子落地时被风吹动,飘然落下,故称“落帽”。烂熳:盛开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说,黄花在秋天盛开,为谁开放呢?已经多岁衰容改:意谓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多岁,指中年,衰容改,指容颜改变。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年华已过半,容颜也改变了不少。更被无情急景催:意谓时光易逝,光阴如箭。急景,指快事、盛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时光易逝,盛筵难留。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意思是说在宴会上要随意地畅饮,随便地唱歌,尽情地欢乐。却渐未报君恩厚:意谓没有报答皇上(唐肃宗)的恩情深厚。空向山城养不才:意谓只能到山城去隐居。养不才,闲居无事。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能像从前那样为朝廷效力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罢官回到故乡后的所作,作于公元760年(大历五年)。作者当时年届中年,身遭贬谪,心情苦闷,因而在登临旧地之时,感慨颇深。首句点明重阳佳节,又逢良辰美景,不禁使人喜出望外;第二句则由眼前景物想到自己的境遇;第三句从自身写到他人;第四句抒发自己的感慨;末联则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及隐退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