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声曾接中台武,銮禁陪刊翠琰名。
二老风流同燕席,一樽谈笑会江城。
岁寒松柏青无改,酒畔篇章语可惊。
辱叙金兰分赠我,勤拳尤识故人情。
【注释】1.德升尚书:指杨嗣昌,字升庵。2.叔厚内翰:指宋征舆,字叔厚。3.道旧:谈旧事。4.复宠:恢复宠爱。5.履声曾接:形容足迹遍及各地。中台武:指中台省,明代中央行政机构。6.銮禁:帝王的车驾。刊翠琰名:雕琢美玉。7.二老:指杨嗣昌、宋征舆。8.青无改:形容岁寒松柏常青不衰。9.一樽(zūn)谈笑会江城:在江城饮酒作乐。江城即江都,今属江苏扬州。10.语可惊:形容言辞惊人。11.辱叙金兰:谦称自己受杨嗣昌的恩惠和提携。12.勤拳:殷勤相待之意。13.尤识故人情:特别懂得老朋友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应杨嗣昌之邀与宋征舆一起参加宴会时所作。诗中对杨嗣昌有很高的评价,称赞他的才华和为人;而对他的政治主张则表示了不满,认为他过于刚烈,以致于“祸及无辜”。全诗语言流畅平易,感情真挚。
首联“履声曾接中台武,銮禁陪刊翠琰名”,用典丰富,气势恢宏。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杨嗣昌的风采。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官运亨通,受到皇帝的赏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嗣昌的赞美之情。
颔联“二老风流同燕席,一樽谈笑会江城”则是对两位老友的描写。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风度翩翩,谈笑风生,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青春时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两位老友的风采,又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颈联“岁寒松柏青无改,酒畔篇章语可惊”则是对两位老友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对松柏和酒畔篇章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两位老友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敬佩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两位老友的精神风貌,又为下文的情感表达作了有力的衬托。
尾联“辱叙金兰分赠我,勤拳尤识故人情”则是诗人对杨嗣昌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人感谢杨嗣昌对自己的帮助和提携,同时也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恩人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看重。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两位老友的精神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