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劳劳烟雨里,此行谁识是欤非。
翩然芒屩相随处,正见梅花欲放时。
太极便堪窥易蕴,黄钟初可验葭飞。
天心子半无移改,细玩尧夫至日诗。

【注释】

至日:即冬至。建中次季:是杜甫诗中的一首绝句,作于大历五年(770)冬。子:指冬至。

劳劳:忧思貌。烟雨里:指暮春时节的雨雾迷蒙。“谁识”,是谁。欤非:犹言是非。

芒屩(mǎn huì):草鞋。

太极:指《易经》中的八卦之一。便:便当,适合。窥易蕴:指观察《易经》。黄钟:指古代的音律名。葭(jiā)飞:葭为一种水生植物,飞指飘飞。

天心子:指冬至日的太阳。半无移改:指冬至的日子没有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冬至日所写的一首绝句。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日,古人有冬至夜长的说法。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冬至日的雨雾迷蒙中漫步,不知行踪,不知所往。颔联写诗人看到梅花欲放的情景。颈联写诗人观察《易经》,发现太极与黄钟的关系,意谓冬至日可以窥见《易经》的道理。尾联点明题目,说冬至之日太阳不偏斜也不后退,始终如一,说明冬至之日没有改变。

杜甫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他观察了自然界许多事物,包括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并由此引发感慨或思考。他的诗歌多以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和哲理,而此诗则以描写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生哲理。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冬至日的雨雾迷蒙中漫步,不知行踪,不知所往。颔联写诗人看到梅花欲放的情景。颈联写诗人观察《易经》,发现太极与黄钟的关系,意谓冬至日可以窥见《易经》的道理。尾联点明题目,说冬至之日太阳不偏斜也不后退,始终如一,说明冬至之日没有改变。

杜甫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他观察了自然界许多事物,包括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并由此引发感慨或思考。他的诗歌多以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和哲理,而此诗则以描写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