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知何人,凿破青山骨。
飞泉直下来,千尺泻倏忽。
两壁苍翠间,一阵风雷突。
傍无尘埃踪,中有蛟龙窟。
寒气不可向,猛势岂能屈。
安得当旱年,为霖济群物。
【注释】
在昔:指过去,从前。
何人:是谁,指谁凿破青山骨。(“知”字原缺,据上下文推测补)
飞泉:瀑布
直下:从高处直冲下来
千尺泻:一千米多高的瀑布
倏忽:一会儿,一瞬间。
两壁:两边
苍翠间:苍绿的山壁上
一阵风雷突:一场狂风暴雨。
傍:靠近
尘埃踪:飞扬的尘土。
蛟龙窟:神话中蛟龙栖息的地方
寒气:寒冷的气候
向:趋向,接近
猛势:强大的气势
安得:哪里能
当:面对,遭遇
旱年:干旱年份。
为霖:下雨
济:救济
群物:万物。
【赏析】
《隐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美、惊心动魄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联“在昔知何人,凿破青山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和赞美。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古人智慧和勇气的赞叹。
颔联“飞泉直下来,千尺泻倏忽”,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诗人用“直下”和“千尺”来形象地表达瀑布的磅礴气势,同时用“泻”字来形容瀑布的水流速度和动态美。
颈联“两壁苍翠间,一阵风雷突”,则将读者的视角转向了山壁之间的环境。这里的“两壁”指的是山壁,而“苍翠间”则形容了山壁的颜色和生机。诗人以“一阵风雷突”来形容这场风雨的力量和猛烈。
尾联“傍无尘埃踪,中有蛟龙窟”,则将诗人的目光引向了山中的隐秘之处。这里的“傍无尘埃踪”表示周围没有尘土的气息,而“中有蛟龙窟”则暗示了山中有神秘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隐藏的宝藏或者仙境。
这首诗通过对瀑布、山壁、风雨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