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
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
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
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即可。
“分得台字走笔”,意思是:分得台州(今属浙江)地名,便写诗作序。台州为唐时名郡,多文人雅士。这里指作者与台州文士交往甚密。
“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两句的意思是:在白云缭绕的高处,我踏上山径,屐齿踏破了青苔;“屐齿破苍苔”是实写,表现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之情。
“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两句的意思是:邀请僧人共谈禅理,带着美酒宴请客人。这是虚写。
“禽声喧竹坞”,两句的意思是:鸟儿鸣叫声喧哗于竹林之中;“日影过花台”一句是实写。
“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这两句的意思是:长啸一声,下山而去,仍像倒出酒杯一样倾倒出胸中块垒。这两句是虚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送温处士归黄山》一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与温处士交往甚密,因此临行前作此诗相赠。②首句“分得台字走笔”,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台州。③第二句“白云最深处”,点明此次登山之地点。④第三、四句“屐齿破苍苔”“借榻寻僧话”,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诗人登高望远,穿石破苔,来到山腰的一处清幽之地,与友人一起谈论佛学。⑤“禽声喧竹坞”,写出了诗人在山林中所见所闻:山间鸟语喧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⑥“日影过花台”,写诗人在花台旁欣赏美景的情景。⑦“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写诗人下山时的心情:长啸一声,下山而去,仍像倒出酒杯一样倾倒出胸中块垒。⑧全诗以景结情,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之情和官场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