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营小隐,此隐未为真。
遗粟浑闲事,因金却误人。
洞迷归去路,羽化本来身。
后此岩居者,犹言寂寞滨。
【注释】
隐真岩: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
次翁景辅韵:指王世贞与王世贞弟王世懋、王世德的诗。
营(rónɡ):谋求。
此隐未为真:指隐居山林并非真正的隐士。
遗粟(lài):遗赠粮食。粟,古代量词,一斗为一石四斗为一石,十石为一石,四石为一石,十石为一石,四十石为一石。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
因金却误人:因金钱而耽误了别人。
洞迷归去路:迷路时迷失在山洞中。
羽化:道士成仙而去。
本来身:原来的样子。
后此:以后的。
岩居者:居住在山洞里的人。
犹言:还是说。
滨:边,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王世贞在浙江天台山隐真岩作客时的即兴之作。诗前两句说:“山林营小隐,此隐未为真”,意思是说,我在山林间寻求隐居生活,但这种隐居并不算真正隐逸,因为山林间的隐居只是暂时的避世而已。后两句“遗粟浑闲事,因金却误人”,进一步指出,那些因追求财富而放弃隐居生活的人,最终往往会被金钱所误,导致自己陷入困境。最后两句“洞迷归去路,羽化本来身”,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逸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真正隐逸的人才能摆脱名利的束缚,实现自己的本心。
全诗以议论为主,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描绘,也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