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危楼望,清风动斗牛。
功名两蛮触,身世一蜉蝣。
乐道贫何损,吟诗醉便休。
静中生万感,烧烛看吴钩。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1)
“独倚危楼望”,意思是独自倚着高楼远眺。“独”字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惆怅。
(2)
“清风动斗牛”,意思是微风吹拂,星光闪烁。“斗牛”,指北斗星。“清风”“星光”是自然景物,而“动”是动词,“斗牛”是名词,这两句诗把风与星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3)
“功名两蛮触”,意思是功名如蛮触一般遥远。“功名”,泛指名利地位。“蛮”和“触”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个部落的名字。这里用这两个部落来比喻功名,突出了其遥远,也暗示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渴望,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富贵的不屑一顾。
(4)
“身世一蜉蝣”,意思是人的命运如同蜉蝣一样短暂。“蜉蝣”,昆虫名,传说夏夜雨后,它从水中出来,浮游水面,只能活几小时,很快就被杀死。“一蜉蝣”,强调了时间的短促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5)
“乐道贫何损”,意思是快乐地追求道理并不妨碍贫穷。“乐道”,乐于追求道理。“贫”在这里指的是贫穷的生活,“何损”是疑问词,表达一种假设,即贫穷的生活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这体现了诗人对贫富得失的超然态度。
(6)
“吟诗醉便休”,意思是吟诵诗歌沉醉其中就不再去考虑其他事情。“吟诗”是创作诗歌的行为,“醉便休”是说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就不想其他的事情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忘我之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
(7)
“静中生万感”,意思是寂静之中产生了无数的感触。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在静谧中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8)
“烧烛看吴钩”,意思是点燃蜡烛观看吴钩。“吴钩”,一种古代兵器,通常由青铜制成,刃部装饰有花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这里用“吴钩”来比喻诗人的才情和志向,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和才能的追求和珍视。
【答案】
独倚危楼望,清风动斗牛。
译文:独自登上高楼远眺,清凉的秋风带动星辰旋转。
赏析:“独倚危楼望”,意味着独自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独立”、“高耸”等词语都表现出了人物的高度和独立性。同时,“独”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功名两蛮触”,意味着功名如蛮触一般遥远。这里的“功名”指的是名利地位。而“蛮”和“触”则分别是两个古代传说中的部族名字,它们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将功名与这两个部落相比较,不仅凸显了功名的遥不可及,还暗含了诗人对这些权位的不屑一顾和对现实的不满。
“身世一蜉蝣”,意味着人的命运如同蜉蝣一样短暂。这里的“蜉蝣”指的是一种短暂的昆虫,而“一”则强调了其短暂性。通过对比人的生命与蜉蝣的生命,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深刻认识。
“乐道贫何损”,意味着快乐地追求道理并不妨碍贫穷。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贫富得失的超然态度。在他看来,追求真理和道德比财富更为重要,因此即使身处贫困,他也愿意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吟诗醉便休”,意味着吟诵诗歌沉醉其中就不再去考虑其他事情。这句诗描绘了一位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形象,他完全投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杂念。这种专注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静中生万感”,意味着寂静之中产生了无数的感触。这里的“静中”指的是安静的环境或心境,而”万感”则表示无数的感受和情绪。通过这个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在平静环境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验。
“烧烛看吴钩”,意味着点燃蜡烛观看吴钩。这里的“吴钩”是一种古代兵器,通常由青铜制成,刃部装饰有花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诗人用“烧烛”来比喻自己的创作过程,而“吴钩”则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志向。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