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
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
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
冥搜寻杖履,不为看花忙。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绘了一个幽雅闲静的竹屋春日景色。

首句“竹屋少行迹”,是说诗人居住的竹屋很少有人经过,说明竹屋僻静。次句“闭门春昼长”是说因为竹屋幽静,所以春天白天时间过得很慢,这里运用“闭门不出门”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第三四两句“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从气候和人情两方面来描写竹屋春日的景色:天气时阴时晴,春雨绵绵;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温暖,有时凄凉,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态。

五六两句“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苔藓”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地面上、墙壁上、树干上,颜色青翠,形态各异。“荼蘼”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期在初夏,花色鲜艳,香气扑鼻。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屋的幽静与苔藓、荼蘼的美丽。

七八两句“冥搜寻杖履,不为看花忙”。诗人在竹屋中冥思遐想,并不为了去欣赏盛开的鲜花而特意去寻找拄杖和穿鞋的用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表明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态。

【答案】

译文:

竹屋很少有行人往来,闭门独处春日悠闲自在。

天时半晴半晦,春日里人们心情随气候变化。

竹屋台阶长满青苔,荼靡花盛开散发出诱人芬芳。

冥思遐想杖履不取,为的是欣赏那美丽的鲜花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隐居于幽静的竹林中的春光景色。全篇采用白描手法,以淡语出之,清新明快,别有一番情趣。

首句“竹屋少行迹”是说作者居住的竹屋很少有行人往来,说明竹屋僻静。次句“闭门春昼长”是说竹屋闭门独处春日悠闲自在。“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从气候和人情两方面来描写竹屋春日的景色:天气时阴时晴,春雨绵绵;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温暖,有时凄凉,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态。

五六两句“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苔藓”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地面上、墙壁上、树干上,颜色青翠,形态各异。“荼蘼”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期在初夏,花色鲜艳,香气扑鼻。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屋的幽静与苔藓、荼蘼的美丽。

七八两句“冥搜寻杖履,不为看花忙”。“冥思”是沉思的意思,“冥搜寻”是说冥思苦索的意思。诗人在竹屋中冥思遐想,并不为了去欣赏盛开的鲜花而特意去寻找拄杖和穿鞋的用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表明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