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诗人在楼中凭栏远眺,只见高入云霄的山峰,山脚下是牛鸣犬吠的村庄,晴窗下是熏香的野马,寒木下是哀猿孤啸。月升时,诗人吟咏完毕,却有诗僧敲门而来。

首联“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写登楼所见之景:高楼与天空相接;群山隐没在白云之间。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心旷神怡之情,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开阔雄浑的基调。

颔联“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写诗人凭栏所望之景:一座寺院座落在山间;村中行人往来不绝。此联紧承上句,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幽美宁静、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

颈联“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写诗人凭栏所闻之声:晴天里,窗前香气袅袅,熏得野马欲醉;冷清的树林中,只有哀猿独自长啸。此联从听觉角度进一步刻画了山村的幽僻和寂静。

尾联“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写诗人因吟诵而忘情至深:待到月亮爬上枝头,诗人才吟咏完毕。这时,一位诗僧敲着门走了进来。此联以“吟罢”作结,既照应了诗题中的“倚楼”,又暗示了“吟”乃缘于“倚楼”。

全诗描写了诗人凭栏远眺,登高怀乡的情怀。首联写出了高耸入云的楼阁、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那茫茫的白云,给人以高远明丽之感;颔联则描绘出那幽静的寺院和喧阗的山村,使人感受到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颈联则从听觉的角度进一步渲染出山村的静谧,使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幽静的气氛;末联点明主题,表明诗人之所以如此陶醉、忘情,是因为他在吟诵诗歌,这也正是他登高怀乡的原因。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