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来往熟,驯犬向人迎。
半是吟将老,何时隐得成。
月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
【注释】
近郊来往熟:指诗人熟悉郊野。
驯犬向人迎:家养的狗见人就扑过来,表示亲人。
吟将老:指自己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开始吟咏诗词了。
隐得成:指能够隐居山林,过着清高的生活。
山景合:指山景与月光交相辉映。
潮落海痕生:指海水落下后留下的水迹。
微闻三数声:只听到几声钟声在耳边飘过。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诗中描绘了他熟悉的郊野,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以“吟”字贯穿其中,表达了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国家的思考。
首句“次法石寺即事”,点题明旨,指出这是一首写于法石寺即兴之作。次句“近郊来往熟”,说明作者对法石寺非常熟悉。第三句“驯犬向人迎”,进一步突出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第四句“半是吟将老”,表明自己的年纪已经老了,而诗才也开始萌发。
中间两句,“何时隐得成”,“何时隐得成”指的是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归隐山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里的“隐”字,既包含了隐逸的意思,也包含了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两句“月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月亮照亮了山间,使山水景色更加明亮;潮水落下后,留下了波纹,使得海的形态更加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描写了作者行走在归路上的情景。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虽然只是三、四声,但依然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里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