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漏影射疏林,三两人家桑柘阴。
鹘过拶开归鸟路,钟敲撞碎野猿心。
常因境胜甘忘食,不为家贫辄废吟。
说与门前樵牧者,日间过此可相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林生活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夕阳漏影射疏林 - 这句描述了夕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树林投射下来的景象。”夕阳”指的是太阳落山后余留的光线,”漏影”形容阳光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影子。”射”表示光线直接穿过,”疏林”则描绘了树木稀疏、枝叶间光线交错的场景。

三两人家桑柘阴 - 这句表达了在树林中只有少数人家的情景。”三两”可能表示不多的几家,”人”指人,”桑柘”可能指的是这些人家种植的桑树和柘树。”阴”在这里意味着阴凉,可能是由于树荫遮挡了阳光。

鹘过拶开归鸟路 - 这句描绘了鹘鸟(一种猛禽)飞翔而过,为归巢的鸟儿开辟了一条道路。”鹘”指的是鹘鸟,一种鸟类,这里可能是以鹘鸟来比喻那些飞回巢穴的鸟儿。”拶”可能是指某种障碍物被推开,使得鸟儿能够自由飞翔。”归鸟路”则是说这些鸟儿找到了回家的道路。

钟敲撞碎野猿心 - 这句表达了诗人听到钟声时的感受。”钟敲”可能是指敲响的钟声,”撞碎”形容钟声响亮到足以震裂人的心境。”野猿心”则是指野生的猴子或者山中的动物,这里的意象可能是用来形容那些被钟声所惊动的动物,或者是诗人听到钟声时的心境。

常因境胜甘忘食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境胜”指的是美好的景色或环境,”甘忘食”表示非常喜爱,以至于忘记了吃饭。这里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热爱程度,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不为家贫辄废吟 - 这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即使家境贫寒也不会放弃吟咏诗歌。”家贫”指的是家境贫穷,”辄废吟”表示总是放弃吟诗。这里的对比表明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坚持,以及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说与门前樵牧者,日间过此可相寻 - 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门前砍柴放牧的人交流的愿望,并表示自己会在日间经常经过此地,以便和他们相遇。”说与”指的是告诉对方,”樵牧者”指的是砍柴放牧的人,”门前”指的是家门口的位置。”可相寻”表示可以相互寻找。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夕阳漏影”、”三两人家桑柘阴”、”鹘过拶开归鸟路”等诗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而”常因境胜甘忘食”、”不为家贫辄废吟”等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