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别去五经秋,喜得闲居无悔尤。
华藻不因焚砚弃,功名直待盖棺休。
北山何假移文檄,西事犹堪借箸筹。
四海茫茫才思竭,如君尚向古人求。

【诗句释义】

  1. 五经秋:指五年的光阴。五经,指《诗》、《书》(《尚书》)、《礼》(《周礼》)、(《周易》)和《春秋》四部经典。秋是收获的季节,此处用来形容时间之久。
  2. 闲居无悔尤:指在悠闲自在的生活环境中不会有遗憾。
  3. 华藻不因焚砚弃:意指即使被焚烧砚台,也不会放弃文学创作。
  4. 功名直待盖棺休:意思是说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等到死后才真正明白。
  5. 北山何假移文檄:指北方的山川无需借助公文文书来描述。
  6. 西事犹堪借箸筹:指西边的事情还可以用筷子来筹划。
  7. 四海茫茫才思竭:意指四海之内(即整个天下)的广阔,使作者的才华和思考都感到力不从心。
  8. 如君尚向古人求:意指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仍然需要去向古人寻求智慧和启示。

【译文】
湖滨分别时已是五个秋天过去了,我喜于能在这闲居之中无所悔恨。
尽管文采华美如锦绣般的文章不再因烧毁砚台而被丢弃,功名富贵也须等到死后才能评断。
北方的山水不需要借助公文文书来描绘,西边的事情还可用筷子来策划。
天下辽阔无垠,我的才思已感穷尽,如同你还要去向古人寻找智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首句“有感时事”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接下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文采斐然的文章可以一时获得人们的赞赏,但是如果失去了它的本质——为社会服务,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句,“喜得闲居无悔尤”,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这个纷乱的时代,能够选择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看破的淡泊心态。

第三句,“华藻不因焚砚弃”,诗人在这里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能放弃文学创作。这是因为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声,更是为了传达思想和情感,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北山何假移文檄,西事犹堪借箸筹”,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北方的山川无需借助公文文书来描绘,而西边的事情可以用筷子来策划。这说明了诗人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同时,这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又有对社会现实的见解和思考。这种深入浅出的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