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如翰林,标致清如许。
天上白玉堂,子独于中处。
夜直五云边,冰壶了无滓。
几度醉归来,安用金莲炬。
以下是对《四时月·秋月如翰林》的逐句解析:
- 诗句解读:
- “秋月如翰林”:秋月明亮如翰林,清亮而不失文雅。翰林院是古代皇帝的文书、典籍、文物等存放之所,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月亮既明亮又典雅。
- “标致清如许”:形容月亮的形态和光泽非常美丽。
- “天上白玉堂”:比喻月亮高悬在天空中,如同天上的白玉堂。
- “子独于中处”:诗人独自欣赏月亮,感受其中的美好。
- “夜直五云边”:诗人夜晚值班,站在五云的边缘。
- “冰壶了无滓”:冰壶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 “几度醉归来”:诗人多次饮酒后回家。
- “安用金莲炬”:何须用金色的蜡烛照亮回家的路。
- 关键词注释:
- “秋月”:秋季的月亮,通常指农历九月十五或十六的满月。此时,月亮最圆最亮,也称为中秋月。
- “翰林”:古代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官机构,负责编纂国史、撰写文章、整理图书等工作。这里的“翰林”指的是秋天的月亮,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 “标致清如许”:形容月亮的形态和光泽非常美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天上白玉堂”:用天上的白玉堂比喻月亮高悬在天空中,洁白无瑕。
- “子独于中处”:诗人独自欣赏月亮,感受其中的美好,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夜直五云边”:诗人夜晚值班,站在五云的边缘,意味着身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或国家。
- “冰壶了无滓”:冰壶清澈透明,没有杂质,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纯净和明净。
- “几度醉归来”:诗人多次饮酒后回家,表达了一种放纵自我、享受生活的态度。
- “安用金莲炬”:何须用金色的蜡烛照亮回家的路,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诗中的“秋月如翰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月亮描绘得既美丽又富有哲理。“天上白玉堂”,进一步突出了月亮的高洁与纯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追求的理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