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拄乾坤十六年。
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

【译文】

吴江的马谁人驾驭?惟你攘臂争先。

三千貔虎兵,撑持着乾坤十六年。

可惜临淄功业未完成,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取民众意见,万民愁眉不展真可怜。

注释:

  1. 匹马吴江:骑着马在吴江边,指代自己。
  2. 惟公攘臂:只有你攘臂争先。
  3. 张皇:惊惶不安。
  4. 支拄:撑持。
  5. 貔虎:猛兽,这里形容军队。
  6. 钟室:汉高祖刘邦封韩信为淮阴侯的地方。
  7. 石头城:即金陵,今江苏南京。
  8. 万姓:老百姓。
  9. 颦眉:皱眉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岳王庙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于岳飞抗金功绩的怀念和对奸臣误国的痛心。

第一句“匹马吴江谁着鞭”,诗人骑着马在吴江边独自前行,没有人为他驱策,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无助。这里的“匹马”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对敌人的警惕和戒备。

第二句“惟公攘臂独争先”,诗人称赞岳王庙中的岳飞,他攘臂争先,英勇无畏,是真正的英雄。这里的“攘臂”是挥动手臂的意思,象征着英雄的气概和决心。

第三句“张皇貔虎三千士”,诗人描绘了岳王庙中勇猛的战士,他们像貔貅一样勇猛,是保卫国家的坚强后盾。这里的“张皇”意味着勇敢、威武。

第四句“支拄乾坤十六年”,诗人感叹岳王庙中的战士们支撑了国家长达十六年之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的“支拄”意味着支撑、捍卫。

第五句“堪恨临淄功未就”,“临淄功”指的是齐国名将田单的奇功,但诗人认为岳飞并没有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对此感到遗憾。这里的“堪恨”表示遗憾、悔恨。

第六句“不知钟室事何缘”,诗人对岳飞的结局感到惋惜,不知道他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这里的“钟室”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诗人以此比喻岳飞的不幸。

最后一句“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诗人在石头城下听到民众对岳飞的看法,看到百姓因为岳飞而皱眉头,深感悲凉。这里的“石头城”指的是古时的金陵城,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