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平处起波澜,输与高僧占好山。
竹麈直为挥俗具,槿篱虚设掩尘关。
林泉有分酬清供,瓶锡无人伴此闲。
摆脱名缰须早计,半生犹得住云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的考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该句所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并点出运用该技巧的作用。

“世途平处起波澜”,意思是世间道路平坦的时候也难免生出风波。这里以“世途”喻指人生之路,指出人生的道路往往坎坷不平。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来强调自己对世事的洞察。

“输与高僧占好山”,意思是把美好的山林输给和尚。这里的“输与”是“让给、交给”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反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厌恶和不满。

“竹麈直为挥俗具”,意思是手持竹制麈尾杖,是为了挥散世俗之物。这里用典,竹麈即麈尾,佛教用来指挥大众的拂尘,这里指拂尘杖。这里的意思是说,手持拂尘杖,就是为了挥散世俗之物,摆脱官场的名利之争。

“槿篱虚设掩尘关”,意思是槿篱虽小却虚设,只能遮住尘世之门。这是用典,槿篱,篱笆;关,门户。这里指庭院的围墙。这里的意思是说,庭院虽然简陋,但能挡住尘世之门,也能让人远离官场的名利之争,享受片刻的清静。

“林泉有分酬清供,瓶锡无人伴此闲”,意思是林泉之地有份子请我吃喝,空瓶子和锡罐没有人陪伴我就感到寂寞。这里用典,林泉,指幽静的山林水泽;清供,指清雅的饭菜;瓶锡,指空瓶子和锡罐;伴,同“赔”。

“摆脱名缰须早计,半生犹得住云间”,意思是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要早早谋划,一生或许可以住进白云深处。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设想。

【答案】

领略自然之美,是文人墨客常有的爱好。②仕途中难免遭受挫折和磨难,因此他们常常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苦闷。③作者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厌倦了官场生活的污浊黑暗,渴望过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于是便来到青山绿水之间,寄情山水,陶冶情操。④“输与”一词是反语,表明自己不贪恋功名,不愿在仕途上奔波劳碌。⑤“挥俗具”、“掩尘关”、“无陪客”等词语,都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也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⑥“林泉”一词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⑦“云间”,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云间”指天上。⑧作者希望自己像白云一样飘渺不定,没有牵挂,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