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诗句解析
1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 “窗烛销残”形容烛光逐渐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 “柴门无复野僧敲”意味着曾经常有的夜半敲钟声不再响起,暗示着某种改变或结束。
-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 “偶来枕上吟诗就”描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诗人在梦中吟诵诗歌的情景。
- “记向心头欠笔抄”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梦境的留恋和记忆,以及他希望将梦中的感受记录下来的愿望。
- 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 “鸣竹数声疑雪片”形容竹林中竹子的轻响仿佛是雪花飘落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意境。
- “寻梅清梦到山坳”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追寻梅花,直至到达山坳的宁静场景。
-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 “世情云雨多翻覆”反映了世事多变,如同云雨般无常,难以预测和把握。
- “谁是江湖耐久交”则表达了疑问,询问在世间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谁能保持长久的友谊。
译文
- 窗外的蜡烛渐渐燃尽,留下的只有一片寂静,昔日的柴门已不见那敲钟声。
- 偶有的时刻,我在枕上吟咏诗句,心中总是牵挂那些未曾记录下的文字。
- 竹林传来阵阵响声,似乎雪花轻轻飘落,我在这清梦中追寻梅花,直至山坳的深处。
- 世间的情感变化多端,如同云雨般不可预测,谁能在变幻的江湖中立于不败之地?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变化、梦境的寻觅、自然的声音和人情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稳定性的渴望。整体上,此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性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