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注释】:
千年流水:指湘江水。滔滔:水流汹涌。汨罗: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在湖南洞庭湖附近。
此日:这一天。人:来到。吊:凭吊,凭吊诗人。汨罗:指屈原。
江上画船:指载着游人的船只。无买处:没有地方可以买酒。
闭门风雨读离骚:独自闭门风雨中诵读《离骚》。离骚:屈原所著的长诗篇名,是楚辞的代表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元和六年(811年)端午时写的。《旧唐书·文苑传》云:“刘禹锡尝赋《送阳羡陈令赴任》诗,有句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可知刘禹锡作这首诗是在他赴和州刺史任途中经过阳羡(今江苏宜兴),而阳羡正是以端午节风俗著称的江南水乡。诗题下的“吊汨罗”,即指凭吊屈原。
首句“千年流水去滔滔”,写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的语句,意思是说:“我自幼清白而廉洁啊,身上穿着义衣而不污浊。主宰这一盛大美德啊,却被世俗所污染而污浊。”这一句是化用屈原的话,表明诗人对这种习俗的不满。
次句“此日人来吊汨罗”。这里的“吊”,就是凭吊的意思;“汨罗”,即“汨罗江”,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这里说的是端午节人们聚集一起举行赛龙舟活动的时候,来到汨罗江边悼念屈原的习俗。
第三句“江上画船无买处”,描绘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由于屈原的投江自杀,使得端午节的赛龙舟成了一种纪念性的活动,而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性活动。所以人们在江上划船时就没有地方买酒了。
末句“闭门风雨读离骚”,是说自己在端午节这天,独自关起门来,在风雨中诵读《离骚》。《离骚》即屈原的代表作《楚辞》,其中的《招魂》篇是一首祭歌,歌颂屈原的忠诚、爱国精神,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结构整齐严谨,既有对端午节习俗的描述,又有对屈原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