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云影碧相涵,百顷玻璃一望间。
绿水绕门迷客渡,白云终日伴僧闲。
疏钟破晓潜虬动,老木成阴倦鸟还。
唤取头陀磨石壁,为渠题作小金山。
【注释】
①小金山: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②百顷玻璃一望间:形容湖面像百顷的玻璃一样,清澈明亮。③门:指山门前的小河。④潜虬(qiú):潜伏的龙。⑤头陀:梵语意译,即比丘僧。⑥老木成阴:长年累月的树木遮荫。⑦唤取头陀磨石壁:让和尚来此磨砺石壁。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苏州知府之时。小金山是太湖中一个著名的风景胜地。诗人游历小金山后,写了这首诗来描绘他所见的美景,并以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天光云影碧相涵,百顷玻璃一望间”描绘的是小金山的自然景观。这里用“天光”、“云影”来形容天空、云彩的颜色,再以“碧相涵”来描绘湖水的色彩。而“百顷”则用来夸张地描述小金山的面积之大。最后一句中的“一望间”,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站在小金山上所看到的景象,令人感觉像是透过一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象。
第二联“绿水绕门迷客渡,白云终日伴僧闲”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小金山的风景。诗人通过描绘绿水和白云来表现小金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小金山的宁静与祥和气氛。“绿水绕门迷客渡,白云终日伴僧闲”,这两句诗将小金山的美丽景色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联“疏钟破晓潜虬动,老木成阴倦鸟还”则是描绘了小金山的夜晚。这里的“疏钟”指的是远处寺庙的钟声,而“潜虬”则是暗指湖中的鱼。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于小金山的喜爱之情。
第四联“唤取头陀磨石壁,为渠题作小金山”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小金山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邀请和尚来磨砺石壁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小金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将小金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意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金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