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色耸寒青,云庵夜未扃。
行吟满林叶,坐听一僧经。
江獭鸣如鬼,山灯远似星。
自能消冷漠,不用酒盈瓶。

宿蒋庵

松色耸寒青,云庵夜未扃。

行吟满林叶,坐听一僧经。

江獭鸣如鬼,山灯远似星。

自能消冷漠,不用酒盈瓶。

译文
松树的颜色在寒天里显得格外的青翠,夜晚我来到这个名叫云庵的地方。
在树林中行走吟诵,树叶被我踏得沙沙作响,而坐在寺庙中静心聆听和尚诵读经典。
江边的水獭仿佛在发出鬼魂般的叫声,远处的山上点着灯笼,犹如繁星一般。
我自然能够驱散内心的冷漠与孤独,并不需要借助饮酒来解闷。

注释

  • 松色耸寒青:形容松树的颜色在寒冷的环境下显得更加鲜明、苍翠。
  • 云庵夜未扃:指云庵(或称“云房”)的夜晚并未关闭,可能是指寺庙的门窗在夜晚保持敞开,供人进出。
  • 行吟满林叶:行走在林间,树叶被踩得沙沙作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于树木丛中的情境。
  • 坐听一僧经:在寺庙中坐下聆听和尚诵读经书的声音。
  • 江獭鸣如鬼:形容江边水獭的叫声如同鬼魅般恐怖。
  • 山灯远似星:指山上点起的灯笼在黑暗中显得十分明亮,宛如星星一般。
  • 自能消冷漠:自然能够消除内心的冷漠和孤独感。
  • 不用酒盈瓶:不需要用喝酒来排遣忧愁和寂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首句“松色耸寒青”描绘了松树在寒冷天气下的颜色,给人一种清冷、孤傲的感觉。紧接着,“云庵夜未扃”表现了作者选择在夜晚时分出外散步,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第二句“行吟满林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时的情景,落叶沙沙作响,增添了一份诗意和禅意。第三句“坐听一僧经”则是对寺庙内景的描写,诗人静静地坐在寺庙中聆听和尚诵读经典,这种宁静与平和构成了整首诗的主题。

第四、五句“江獭鸣如鬼,山灯远似星”则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其中“江獭鸣如鬼”形容江边水獭的叫声,既真实又带有些许神秘;“山灯远似星”则通过灯光与星星的比喻,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自能消冷漠,不用酒盈瓶”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如散步、听经)来消除内心的冷漠和孤独,而不是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这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云庵、行吟、坐听、江獭、山灯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心态,表达了对自然和禅宗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