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西南二十年,每经关左重留连。
殷勤拂石临流水,邂逅凭栏倚暮烟。
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
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
【注释】
马首:指坐骑的头。马首西南:即马头朝西,意即自西北行向西南。二十年:二十年后归来的意思。重留连:一再留恋。石:指山石或石头栏杆。流水:流水声。凭栏:倚着栏杆。暮烟:傍晚的烟雾。物情:物是人非的感情。吟不尽:吟咏不尽。四时风景:四季的风景。画难传:画也难以表达。隆中伴:诸葛亮曾隐居在隆中,这里代指隐居之所。比邻:邻居。买钓船:结伴同游。
【赏析】
《过凤林关》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景物的接触过程,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渴望与大自然为伴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的情怀。
首句“马首西南二十年”,表达了诗人自西北方向而来,经过凤林关时停留的情景。这里的“马首”指的是马匹的头部,而“西南”则暗示了从西北方向而来的方向。诗人在这里运用了“马首”、“西南”、“二十年”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从西北方向走来,经过凤林关时的动人景象。
第二句“每经关左重留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凤林关停留的情景。这里的“每经关左”表示每次经过凤林关时都会停留下来,而“重留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这句诗通过对凤林关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深厚的感情和不舍之情。
第三句“殷勤拂石临流水”,则转向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这里的“殷勤拂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风中的树叶、水流等自然元素的细心观察和感受;而“临流水”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水边,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潺潺的流水声和清凉的水气。这句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第四句“邂逅凭栏倚暮烟”,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再次引向了诗人与自然元素之间的互动场景。这里的“邂逅”表示偶然相遇,“倚暮烟”则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靠在栏杆上欣赏景色的情景。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元素的互动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第五句“千古物情吟不尽”,则是对整首诗的主题进行了总结。这里的“物情”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情感和意境,而“吟不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情感和意境的无尽感慨和思考。这句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深入挖掘和解读,传达出了一种超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意境。
第六句“四时风景画难传”,是对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这里的“四时风景”指的是四季的美景,而“画难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美景无法用绘画手段完全捕捉和表达的遗憾。这句诗通过对四季美景的描绘和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最后一句“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则将话题转向了人生境界的思考。这里的“隆中”指的是刘备的隆中对策,而“比邻”则表示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伴而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朋友和伙伴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元素之间的互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友情和伴侣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