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
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
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
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

【注释】

  1. 一气本无息:万物的生机都来源于一气,没有停止过。
  2. 景多闲后见:风景在闲暇之余才显现出来。
  3. 诗好静中来:诗情是在寂静中产生的。
  4. 午枕庄周梦:午睡时梦见了庄子。
  5. 东轩靖节杯:东边的书房里有一杯酒,是陶渊明所饮。
  6. 不须篱畔菊:不必在篱笆旁种菊花。
  7. 能制暮龄颓:能够控制衰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春风、闲情、清诗以及庄周、陶潜等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诗人以自然界的春天为背景,表达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一气”指的是宇宙间的生命力,“无息”则意味着这种生命力永不停止。诗人认为,万物的生命都源于这股生命力,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其存在。同时,诗人也感叹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重新绽放生机。这里的“春风花又开”,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复苏的感慨。
    次联“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继续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景”指景色,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之美。诗人认为,只有在闲暇之余,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美景。而“诗好静中来”,则强调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内心的平静。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创作灵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创作习惯。
    第三联“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诗人以庄子和陶渊明两位历史人物为典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充满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是一位田园诗人,他远离官场,过着隐居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尾联两句“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只要内心强大,就能够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这里的“篱畔菊”可以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能制暮龄颓”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和自律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