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江南春寺苔,野云纵迹去还来。
如今□□□峰顶,无法可传心似灰。

【注释】

踏遍江南春寺苔,野云纵迹去还来。

如今□□□峰顶,无法可传心似灰。

赠云居僧明公五首

踏遍江南春寺苔,野云纵迹去还来。

野云指飘浮的云雾,也比喻无依无靠的人。“野云”二字用得非常生动,它不仅形容了云雾缭绕的景象,而且还暗示了诗人与云居僧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诗人踏遍江南春寺的苔藓,意在表达他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热爱之情。而“野云纵迹去还来”则更加突出了这种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意境。

如今□□□峰顶,无法可传心似灰。

峰顶:山峰的最高处。这里指的是诗人所仰望的山巅。“无法可传心似灰”是说由于世事无常,人世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和无力。在这里,诗人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他似乎已经看穿了红尘俗世的纷扰,不再为世俗所困。然而,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坚定和执着,仿佛心中燃烧着一团不灭的火焰,即使在面对无尽的困境时,也从未熄灭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好友云居僧明公的作品,共有五首诗,每首都描绘了云居僧明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禅意生活。

第一句“踏遍江南春寺苔,野云纵迹去还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的深深眷恋以及与云居僧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踏遍了江南的春寺,留下了一地的青苔,这象征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无尽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感慨。同时,“野云纵迹去还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自在,他像野云一样,不受拘束地在天地间飘荡,时而离去时而归来,充满了无尽的诗意和哲理。

第二句“如今□□□峰顶,无法可传心似灰。”则是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里的“□□□峰顶”并非实指某一座山的山顶,而是借用禅宗用语,象征着人生境界的高峰和终极追求。而“无法可传”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难以超越这个境界,只能以心灵去体悟和体验。最后一句“心似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的超然态度,他的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份坚持和信念,仿佛心中有一团不灭之火永远燃烧着。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友情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探索。王维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于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