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
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
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
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

【解析】

“吴歌”是《吴声歌曲》的简称,是汉魏六朝时期流传于长江下游的一种民歌。“陶菊”即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南冠归未得》为陶潜诗作中《咏荆轲》的一句名句。“潘鬓莫苍浪”意为不要染成满头白发,指不要被外物所困,要像古代隐者一样隐居不仕。“潘鬓”,指白发。

【答案】

译文:秋风已半,我乘坐小舟准备归去,轻快的小舟驶入那水乡。听吴地的歌声,夜深人静,听那子时之曲,仿佛陶渊明在重阳节饮酒吟咏;月光下的江面,浪花平息,霜空之中,鸟影掠过船帆。归心似箭,却无法回到家乡,头发已斑白,不能如隐士一般远离官场。赏析:此诗是送别友人从东归时的诗,写秋日送别,以送别友人为题,实则写自己的归思。首联“秋半饬归艎”,“秋”指秋天;“艎”,小船,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的小舟;“饬”,整理,修饰;“归艎”,归船。诗人乘着小船,准备顺流而下,归隐故乡。颔联“轻桡入水乡”,“轻桡”是轻快的竹竿;“水乡”,指江河湖泊等水域地区。诗人乘坐轻快的竹竿,顺着水流的方向,驶向家乡。颈联“吴歌闻子夜”,“吴歌”是《吴声歌曲》的简称;“子夜”,古代对夜间的称呼;“陶菊见重阳”,这里的“陶菊见重阳”是指陶渊明在重阳节时饮酒吟咏,诗人在这里用陶渊明的典故暗寓对友人的劝勉。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堪忍受官场腐败和尔虞我诈的生活,而弃官归隐田园。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来劝慰友人,希望他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尾联“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鲵”,同“鱼”;“鹳”,一种大鸟,这里指代大雁。“霜空鸟拂樯”,这里的“鸥”指大雁,意思是大雁在霜空中飞翔,掠过船只。诗人用“鸥”字比喻友人,希望他能够如大雁一般飞越大山,渡过大海,回到故里。尾联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隐。全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自己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