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金布地,嘉木此含荣。
吴帝留青盖,湘神驻翠旌。
月移香砌冷,风入夜琴清。
若比东阳树,婆娑意未平。

庆云寺桧

宝坊金布地,嘉木此含荣。

吴帝留青盖,湘神驻翠旌。

月移香砌冷,风入夜琴清。

若比东阳树,婆娑意未平。

注释:

  1. 宝坊金布地:宝坊是皇宫中的一个地方,用金子铺地,形容其奢华富丽。
  2. 嘉木此含荣:这里的“嘉木”指的是珍贵的树木,“含荣”则意味着这些树木生长得茂盛。整句诗的意思是,这片土地上生长着许多珍贵而又繁茂的树木。
  3. 吴帝留青盖:吴帝是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帝王孙权,他曾经在宫中留下了青色的车盖。这里用“留青盖”来比喻皇帝的威严和高贵。
  4. 湘神驻翠旌:湘神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灵形象,常与湘水(即洞庭湖)联系在一起。“翠旌”是一种装饰,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神灵在这里驻足,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美好。
  5. 月移香砌冷:月亮移动,带来了夜晚的清凉,使得周围的香气变得更加浓郁。这里的“香砌”指的是庭院内的石阶,“冷”则形容了夜晚的气息和氛围。
  6. 风入夜琴清:风轻轻吹过,伴随着夜晚的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夜琴”指的是夜晚演奏的琴曲,而“清”则形容了琴声的悠扬和清澈。
  7. 若比东阳树,婆娑意未平:如果将这棵桧树与东阳的树相比,那它的姿态就显得更加优雅和多姿多彩。这里的“婆娑”意为摇曳生姿,而“意未平”则表示诗人对这棵树的喜爱之情还未完全平息。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庆云寺的桧树为主题,通过对桧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桧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桧树与东阳的树进行比较,进一步突出了桧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最后一句“婆娑意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桧树的喜爱之情尚未平息,进一步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