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业元根古,高文早变风。
堕鳣遗馆在,浴凤旧池空。
卓马辞丹陛,骑箕向碧穹。
琴竽三月罢,郑国怆贤公。
【注释】
①太尉侍中郑国宋公:指郑国侨。
②堕鳝遗馆在:指汉末董卓之乱时,洛阳宫室被焚毁后,郑玄曾隐居于洛阳的鸿阳馆(今河南孟县北)。
③浴凤旧池空:指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曾游洛阳,见王屋山下的温泉,即此典。
④卓马辞丹陛:汉武帝时,卓文君为避司马相如之害,出塞与夫婿私奔,遂作《白头吟》诗一首以寄思:“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此处借卓文君之事,以抒己志。
⑤骑箕向碧穹:指杜甫《秋兴八首》之一:“云重登危台,风急鸣丝管。心随白云高,志与秋山迥。”
⑥琴竿三月罢:指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时杜甫已近暮年,而朝廷尚未收复长安,因此作此诗以抒发忧国之思。
⑦怆贤公:杜甫自比贤才。
【赏析】
此为三首挽词,哀悼故人。
首句“盛业元根古”,点明郑氏家族世代有名,其先人郑桓公、子产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名臣;“高文早变风”,赞扬郑氏家族的文学传统,其先祖郑玄是东汉著名的经师,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整理,并撰写了《易注》、《礼记注》、“三礼略说”等著作。《隋书·经籍志》载郑玄著述达百卷。
第二句“堕鳝遗馆在”,用东汉董卓入洛阳后纵兵烧杀、奸淫掳掠的暴行,喻指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李隆基被迫离开长安,逃难到四川。“浴凤旧池空”,则暗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在灭了东晋后,曾把宫中宝物运往建康,并在南郊祭祀后举行盛大宴会,宴饮时令群臣起舞,当时有歌女谢娥因歌舞出众而被选入内廷,成为刘裕的爱妃。后来刘裕死后,谢娥便成了寡妇,但仍然得到优待。
第三句“卓马辞丹陛”,用汉武帝时卓文君的故事来表示自己要离去的心情,也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心。
第四句“骑箕向碧穹”,借用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诗中的“云重登危台”、“风急鸣丝管”等语意,表达自己要远行的心情。
最后两句“琴竽三月罢”,指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由成都草堂迁居夔州瀼西江边,住至五月,又从夔州移居浣花溪畔。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春望》诗。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句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浑欲不胜簪”句化用苏轼《江城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杜甫此时已近暮年,而朝廷尚未收复长安,因此作此诗以抒发忧国之思。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感人,既表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