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
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
从今非大醉,不复过西州。
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
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
从今非大醉,不复过西州。
注释:
- 门盛:门户兴旺发达。
- 三鳣(zhān)讲:指孔门的“四科”,指的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种才能。三鳣即是指这三种才能。
- 书追:书信追讨。
- 两马修:指《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的典故。
- 朝评:朝廷评议。
- 月旦:东汉末年,陈元方在洛阳与同宗人讨论谁更贤良时,引用了“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来表明自己只能了解圣人的文章,对圣人的学说不能理解。
- 王法:指儒家思想。
- 革履声长绝:形容士人的离去,就像鞋被穿破一样,声音悠长不绝。
- 缁衣:黑色的衣服。此处代指丧服,因为孔子曾为季氏的家臣司寇,后来被鲁定公派往齐国去吊唁齐大夫高昭子的丧事。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名为司徒侍中宣献公的人去世后的挽词。诗人通过赞美这位官员的德行和才能,表达了对其离世的哀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