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楼月,团圆似去年。
凤屏非复旧,虎枕未成眠。
破恨凭湘酎,流哀寄蜀弦。
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
【注】:
- 西楼月:即西楼望月。
- 凤屏:指皇帝的宝座。
- 虎枕:指皇帝的枕头。
- 破恨:抒发心中的怨恨和悲愁。
- 湘酎:用当地的特产“湘酎”来表达思念之情。
- 蜀弦:用蜀地生产的乐器弹奏的乐曲,用来表达悲伤之情。
- 葛华与参宿:葛洪,字幼安,南朝梁时人,著有《抱朴子》;参宿,指参宫(古代宫殿名),参宫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是古代诸侯王的寝宫,这里借指君王的住所。
- 此见恐无缘:指希望君王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但恐怕自己终难如愿。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因怀念被贬谪的友人,而写下了这首悼念诗章。首句“昨夜西楼月”写诗人夜不能寐,遥望西楼之月,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念;第二句“团圆似去年”,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流放的同情与惋惜之情;第三句“凤屏非复旧”则描绘了皇帝宝座的旧貌;第四句“虎枕未成眠”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孤独与寂寞;第五、六两句则是诗人通过“破恨凭湘酎”和“流哀寄蜀弦”两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被流放的不满与愤怒;最后一句“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则是诗人对君王的无奈与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