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吏承人乏,安贫得士常。
半纶朝受命,数舍宿舂粮。
楚地元三户,驺奴亦一囊。
空裁宣德颂,何路奏明光。

【注释】

①初赴扬子任:指初到扬雄(字子云)的故乡江都任县令。

②补吏承人乏:补充官员,承接别人的不足。

③安贫得士常:以贫穷而能招纳贤才为常。

④半纶朝受命:指担任扬雄家丞时,接受扬雄之命。

⑤数舍宿舂粮:多次留宿帮助扬雄舂米。

⑥楚地元三户:楚汉战争前,秦将项梁曾率军在长江中游大败秦军,并收降了三万秦军士卒,后成为项羽的部队。这里借指楚地的居民很少。

⑦驺奴亦一囊:驺(zōu )是古代对奴隶的总称。一囊指一个奴隶。

⑧宣德颂:扬雄有文名,其文章多宣扬儒家思想,后世尊为“通儒”、“文宗”。宣德颂是一篇著名的颂诗,用以歌颂周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统一天下的功绩。

⑨何路奏明光:何路,何处道路。明光,古地名,位于今安徽蒙城县北。扬雄曾任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后因罪免官家居,此句当指被免官家居时。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初到扬雄任县令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扬雄的仰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开头两句写扬雄初到江都做县令时的境遇,意谓他虽然地位卑微,却仍然能够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里的关键词”补吏”、”安贫”、”士常”都是表达扬雄谦逊有礼、廉洁自守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中间四句则描写了作者与扬雄之间的交往。扬雄虽然地位低微,但却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的家臣也是一群忠诚而有才能的人。这里的关键词”补吏”、”承人乏”、”数舍宿舂粮”都是描写了扬雄和他的家臣们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则是对扬雄的赞美和祝愿。扬雄虽然地位不高,但他的文章却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这里的关键词”宣德颂”、”何路奏明光”都是对扬雄文章的评价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