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赋金钱出后宫,长卿文采冠诸公。
梁园末至时名大,蜀道前驱使节雄。
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
如何一讽神仙事,却得飘云起赋中。

长卿

《长卿》是唐代诗人高蟾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全唐诗》第157卷。这首诗以李白自比,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李白买赋金钱财从后宫流出,他的才华文采在文人中最为出众。

梁园末至时名声很大,而蜀道前他驱使节雄勇。

已经托付焦桐传密意,又通过残札寄赠忠诚之心。

如何一讽神仙事,却得飘云起赋中。

注释:

  1. 长卿:指李白。
  2. 买赋金钱出后宫:指李白曾得到皇帝的资助,用来购买诗文等作品。
  3. 文采冠诸公:才华横溢,无人能及。
  4. 梁园末至时名大:梁园,即梁园之地,这里指代李白曾经成名的地方。末至时,即成名后。
  5. 蜀道前:指离开四川时。
  6. 焦桐:指古代乐器瑟,用梧桐木制成。
  7. 残札:指李白的书信或手迹。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史抒怀的作品。李白生活在一个政治动乱的时代,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他不得不离开长安,到各地游历,寻求出路。这首七绝就是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表现了他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买赋金钱出后宫,长卿文采冠诸公”写李白受到皇帝赏识,得以进入朝廷。但这只是表面的荣耀,并不能解决他心中的问题。因此,他开始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的理想。
    诗的后三句“梁园末至时名大,蜀道前驱使节雄”进一步描绘了李白在游历过程中的形象。他在梁园时名气很大,但在离开时却显得有些凄凉。而在蜀道前,他又被派去做一些重要的使命,显示出他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一句“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更是表现了李白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远离官场,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选择了一种隐居的方式,远离尘世纷扰。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的生平和性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特点,即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