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召西来二节荣,清江浮舸鸭头平。
十行受诏龙纶重,五两占风鸟羽轻。
目送华林春雨色,梦随长乐晓钟声。
伫看只日延英对,丸墨宫毫属长卿。
注释:
- 台召西来二节荣:指皇帝召见。聂学士,即指聂夷中。“台召”是说皇帝亲自去召见。二节,指朝廷的官员。
- 清江浮舸鸭头平:在清江上,有一只小船,船头就像鸭子头一样平。
- 十行受诏龙纶重:在十行之内,诏书的内容非常重要。龙纶,古代皇帝的诏书。
- 五两占风鸟羽轻:五两(一种秤),用来称量风。鸟羽轻,表示风很轻。
- 目送华林春雨色,梦随长乐晓钟声:目送,看着远方的景象。华林,指京城长安的树木。春雨,春天的雨。长乐宫,唐时宫殿名。晓钟声,早晨打钟的声音。
- 伫看只日延英对,丸墨宫毫属长卿:伫看,期待着看。延英对,指皇帝与大臣们一起商议国事。丸墨,用朱砂和胶调成的颜料,用来写字。宫中的笔叫做宫毫,这里指代皇上所赐的毛笔。长卿,司马相如。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深情厚意。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诗人在清江上送聂学士赴京,后半部分写诗人期待聂学士在朝堂上为国家献计献策。
首联“台召西来二节荣,清江浮舸鸭头平”,描绘了诗人在清江上送别聂学士的场景。这里的“台召”指的是皇帝亲自去召见,而聂学士则被赋予了很高的荣誉。诗人站在船上看着清江的水波荡漾,感叹自己的离愁别绪。
颔联“十行受诏龙纶重,五两占风鸟羽轻”,则是写聂学士受命于皇帝,其诏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他也像鸟儿一样轻巧地飞向了远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聂学士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前程似锦的祝福和期待。
颈联“目送华林春雨色,梦随长乐晓钟声”,则将诗人的视线从现实转移到了梦境。他看着华林树梢上的春雨,听着长乐宫里传来的晨钟,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世界。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尾联“伫看只日延英对,丸墨宫毫属长卿”,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次展望。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看到聂学士在朝堂上为国献策,而自己则会用丹青之笔记录下这一切。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