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篁百个静无埃,忆共山僧竞日栽。
夭矫翠虬身欲化,婆娑青凤尾全开。
风含爽籁依朱槛,月镂青阴覆翠苔。
曾为檀栾冲雪看,玉枝相亚晓皑皑。
【注释】
修篁:修长的竹子。静无埃:静寂无尘。翠虬:翠绿色的蛇,这里比喻竹。婆娑:摇曳。檀栾:山石。玉枝:美如玉的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的诗。首二句写竹林之幽静,后二句写竹枝之婀娜多姿。全篇以拟人手法,把竹子写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开头两句,“修篁百个静无埃”,写竹林之幽静。诗人用“静无埃”三字,将竹叶上的尘埃都洗刷干净了,突出其清幽的特点。
第三、四句:“夭矫翠虬身欲化,婆娑青凤尾全开。”写竹枝的婀娜多姿。这里的“夭矫”和“婆娑”都是形容舞动的姿态,“身欲化”是说竹枝的柔美动人,好像要变成一条美丽的绿蛟龙,“青凤尾全开”则形容竹梢上绿叶舒展开来,如同凤凰展翅,形象生动。
后两句写月下竹林的美景:“风含爽籁依朱槛,月镂青阴覆翠苔。”意思是说微风吹来,带着清凉的声音,轻轻地拂过红色的栏杆上。月光映照着翠绿的竹叶,使青苔更加鲜亮。
最后两句:“曾为檀栾冲雪看,玉枝相亚晓皑皑。”是诗人回忆从前与山僧一同在雪中欣赏竹子的情景。这两句诗意盎然,充满诗情画意,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