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
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班。
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

诗句如下:

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
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班。
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

接下来进行:

注释:

  1. 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这句意味着在行走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前方道路的艰难和险阻,如同一个沉重的覆盆放在千石之间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2. 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这里的“为逃人”指的是躲避危险,而“鲊瓮”是一种用来储存鱼酱的容器,常用来比喻困境或危险。诗人用“敢惮竹竿山”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3.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斑:这句话描绘了傍晚时分,群山如碧海般壮丽;而春风拂过,使得诗人的两鬓发丝泛起了斑白。
  4. 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这里的“都护”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而“玉门关”是中国西北的一个著名关隘。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克服困难、再次成功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艰难险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气。开头两句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旅程的不易,使人感受到路途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表达了自己为了生存不得不逃避困难的决心。这种表述方式既直接又有力,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外貌的变化,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夕阳西下,群山如画,春风轻拂,白发渐生,这些画面既美丽又有深意,引人深思。

《自峡之夔过竹竿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力量的诗作,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自我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