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云木覆危冈,下瞰丛林释氏坊。
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
清才得景吟还健,浩气登高力更强。
公暇此游真可乐,纷纷何算少年场。

【注释】

狼山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郊,为南朝梁武帝时所建。潘通甫(公元960~1042年)字叔度,北宋人。游:游览;玩味。

【赏析】

此诗是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诗人与友人潘通甫同游狼山寺的即兴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抒情,尾联点题,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富有层次感。

“参天云木”,以高耸入云的树木喻指寺院的高峻。“覆危冈”,“危”字用得极妙,它既形容山势之险恶,又暗示出诗人的畏难情绪。“下瞰丛林”,“释氏坊”,都是寺庙的组成部分,也是诗人俯瞰的对象。这两句是说,站在寺院的高处向下俯瞰:只见林木葱茏、绿树成荫,丛林深处有座佛寺;寺庙旁边还有一座牌坊。

颔联紧承首联,由远及近,由外及内,进一步写寺院景色。“图按古今”是说,诗人在浏览寺庙时,一边走一边思考。他仔细察看寺庙的历史资料,了解历代僧侣对佛教经典的研究情况;一边欣赏古树名花,一边品味佛家经典中关于自然美的名言佳句,从而悟出“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这句诗的意境。“水”字在这里也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水流之处必有水井,而且暗示了诗人的游踪。“分”字也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水流之形,又写出了水流之声。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游览寺庙时,一边赏玩美景一边吟咏诗句,感到十分惬意和畅快;他想到古人曾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于是,他决定把这种心情和感受写出来。

颈联紧承上联,由景及情,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情感。“清才”二字用得很妙,它不但表明了诗人的文才高超,而且暗示了诗人的傲岸不羁的性格。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登高远眺时,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振奋;他想到古代诗人王勃曾赞美泰山的诗句:“前望明河非一目,后视高城若九重”。于是,他决定把这种感受写成一首新诗。

尾联紧承颈联,点明主题。“浩气”二字用得很妙,它表明诗人胸怀壮志,豪气冲天地登上山顶;它暗示了诗人的傲岸不羁的性格,也表现了他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两句意思是:公余之时游览名山胜地真是乐事一桩,何必去争那名利场中的得失呢?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