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役间关旅思收,幸瞻旌戟少淹留。
多年目断丹霄步,再拜心轻万户侯。
三节行催虎符去,双毛将近凤池游。
门阑欲别徒惆怅,吟对江山迥不休。
【注释】
尘役:指仕途上的奔忙。间关:往来奔走,不得安宁。幸瞻旌戟:庆幸能见到仪仗。少淹留:暂时停留下来。
多年目断:已多年未见到。丹霄步:即青云步,比喻升官的阶梯。再拜心轻:表示对滕元的敬重之情。万户侯:指高官显爵。三节行催虎符去:朝廷有紧急命令,要他立即回京,所以催促他赶快回去。双毛将近凤池游:即将调任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在皇帝左右当顾问。凤池:指翰林院。
门阑:门户。惆怅:失望、伤感。吟对江山迥不休:指诗人思念友人,不忍离去,徘徊于山川之间,久久不能罢休。
【译文】
我忙于官场奔波,好久没有见面了,今天有幸见到你,希望你不要急于回去。
多年来,我们都没有见面,但我一直盼望着你的升官之路,这次能够相见,我感到非常欣慰。
现在有紧急的命令要你立即回去,你必须尽快赶回去,因为你是皇上信任的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你即将调到朝廷担任重要官职,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希望你能好好地享受这份荣誉。
你离开京城的时候,我站在门前为你送别,虽然很舍不得,但也知道你应该回去工作。
你走后,我在山野之间徘徊,无法平静心情,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他即将离开的不舍和惋惜之情。
首句“尘役间关旅思收”写诗人因忙于官场奔波而长时间没有见面,现在终于有机会相见,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欣慰。第二句“幸瞻旌戟少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和遗憾。这里用“幸瞻”二字,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失落感。
第三句“多年目断丹霄步”和第四句“再拜心轻万户侯”分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己官职地位的看重。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滕元发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官场中人们之间的相互攀比之风。
第五句“三节行催虎符去”中的“三节”指的是朝廷中的紧急命令,意味着滕元发必须尽快回京处理政务。这里的“虎符”是古代一种用来调动军队的凭证,象征着权力和责任。因此,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滕元发的关心和祝福。
第七句“双毛将近凤池游”中的“双毛”指的是两只飞禽,这里用来比喻滕元发即将调任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在皇帝左右当顾问。这里的“凤池”则是比喻翰林院这个文人聚集的地方。因此,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滕元发即将获得高官厚禄的期待和祝贺之情。
最后两句“门阑欲别徒惆怅,吟对江山迥不休”,则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这里的“门阑”指的是家门前的栏杆,象征着离别之地。而“吟对江山迥不休”则表达了诗人在山野之间徘徊,无法平静心情的凄凉之感。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