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竹张弦耸碧空,不劳抑按任天风。
莫夸有智藏声足,须信无心触处通。
明月夜深飘更远,闲窗人静听何穷。
知音弗辨山兼水,都在洪钧一噫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第一句:“穴竹张弦耸碧空,不劳抑按任天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竹子被挖出并张开口,仿佛是在向天空发出呼唤。这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动作,更是在表达一种心境。竹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张口则暗示着开放和接受的态度。这里没有刻意去压抑或控制,而是让自然的力量自由地流淌,仿佛是任由天风吹拂。
“明月夜深飘更远”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明月在夜空中高悬,光芒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给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感觉。这里的“飘远”不仅描述了月光的移动轨迹,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遥远。
第二句:“闲窗人静听何穷?”
这句诗突然转换了场景,从自然景象转向了室内的情景。在一个安静的窗户旁,诗人静静地聆听着外面的世界。这里的“何穷”表达了诗人对于无限可能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并不担心时间的流逝,只是沉浸在这个时刻的美好之中。
第三句:“知音弗辨山兼水,都在洪钧一噫中。”
这句诗以深沉的哲理结束了整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和沟通并不是通过言语或者表面的交流,而是需要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达到一种心与心的相通。这里的“洪钧”指的是天地间的自然力量,而“一噫”则是指这种力量的释放和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情感细腻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